地方财政资金寄望于通过支撑担保企业做大,全面刺激趋弱的实体经济信贷需求。
5月14日,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与上海国盛(集团)有限企业(下简称“国盛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出资组建浦东新区融资担保有限企业。
国盛集团官网显示,国盛集团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的大型投资控股和资本运营企业,2007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亿元。
上海市政府曾于2011年9月推出“三个10亿”财政资金,分别针对商业性融资担保、科技型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和投贷投保联动支撑中小企业发展。
其中针对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上海设立总量规模为10亿元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通过上海市有关国有投资企业以投资参股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方式,支撑和引导本市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
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蒋卓庆当日表示,此次浦东新区融资担保企业是其中较大的项目,至此,2011年度针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10亿元注资已完成。
另据了解,上海拟在今年继续投入“两个10亿”财政资金,用于扩大对商业性融资担保企业增资范围,以及扩大科技型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基金的规模。
或撬动贷款规模80亿
浦东新区融资担保企业的首期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其中浦东新区政府出资6亿元,占注册资本的75%,上海市政府委托国盛集团出资2亿元,持股比例为25%。
浦东新区融资担保企业重点支撑政府扶持引导的新兴产业,以及符合产业导向的“前沿性、交叉性、边缘化”特征的中小微企业。如果按担保机构最高可撬动其注册资金10倍的融资额计算,则浦东新区融资担保企业最高可撬动贷款规模80亿元。
据了解,浦东新区还有意整合现有的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常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和浦东新区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在“十二五”期末,将浦东新区融资担保企业的注册资本扩大至15亿元,成为上海注册资本和担保规模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的融资性担保企业之一。
今年2月,上海联合融资担保有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7.3亿元,成为首家获得财政资金增资的融资担保机构。国盛集团下属上海国盛集团投资有限企业对上海联合融资担保有限企业增资2亿元,合肥兴泰控股集团下属合肥兴泰资产管理有限企业亦对其增资3000万元。
此外,上海汇金融资担保有限企业、上海馥地融资性担保有限责任企业、上海创业接力融资担保有限企业、上海徐汇融资担保有限企业、杨浦区风险投资服务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等担保机构亦获得财政资金增资。至此,2011年度针对融资担保机构的10亿元财政资金已全部到位。
增资担保企业见效最快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就目前财政资金投放所撬动的小企业融资规模来看,“三个10亿”针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支撑在短期内就能见效,且影响面更广。
上海市推出的“三个10亿”财政政策,是指上海分别从三个方面各投入10亿元资金支撑中小企业:一是将安排10亿元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通过参股的形式支撑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二是安排10亿元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鼓励和支撑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三是设立总量为10亿元的投资资金,探索建立财政、国有投资企业和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投贷”“投保”联动机制。
“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增资直接拉动债权类融资,提高银行为小企业放贷款的动力,这可以大面积地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大约半年就可以看到政策带来的规模效应;投资基金对小企业的支撑周期较长,支撑小企业的范围也较为有限,但一批优秀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可能在支撑下迅速成长、拔尖。”上述业内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财政资金真正用于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海对被增资的担保企业还提出相关要求,对其服务小微企业的数量、容忍度等提出考核指标。
而针对科技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补偿金,根据上海市政府官方网站在4月23日发布《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上海拟动用市级和区级财政资金专设风险补充金,用于补偿各商业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超过3%、且低于5%的部分实际损失,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已在较高水平,多位从事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业内人士亦指出,应适度推进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不宜过快。
一位国有大行企业业务人士就指出,随着各家银行陆续在上海的科技园区里开设网点,针对优质贷款资源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就比如现在家家银行都想给‘小巨人’(编注:科技小巨人企业,是指经上海市科委认定、有发展潜力的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放贷款,但其科技园区就这么几个,适合投放贷款的科技企业和其贷款需求都相对有限。”
上海创业接力融资担保企业总经理李骁则指出,对于尚处于成长期阶段的小企业,适度的资金支撑尤为重要,如果贷款资金投放过量,小企业或许因过快发展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张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