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2566.com>www.2566.com>媒体报道 > 资讯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国盛国际集团组阁完毕 上海国资两大平台出击
发布时间:2008/05/15
分享

2008-5-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林小川

        上海国资整合已有最新进展。近日,上海两大国资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盛集团的领导班子人员已完成组阁。

        事实上,去年11月,上海国资整合已经完成了第一步,作为打造金融控股平台的上海国际集团被正式划归到上海国资委旗下,并且100%控制了原来的股东上海国资经营有限企业。而大盛和盛融也已经被合并组建上海国盛集团有限企业,作为将来上海的非金融产业运作平台。

两大平台先后组阁

        5月8日上午,国盛集团领导班子调整会议在上海兴国宾馆举行。国盛集团、建材集团、盛融企业、大盛企业、蔬菜集团和家化集团的领导班子成员悉数到场。

        会议宣布了上海市市委、市国资委党委关于国盛集团领导人员任职的文件,并同时宣布了建材等集团党的关系划转国盛集团的有关文件。

        知情人士透露,国盛集团的领导班子里多位是上海盛融投资企业高管,并加入了上海国资委和其他企业的人员,“但据我了解,国盛集团的领导班子中没有大盛高管。”

        在去年盛融、大盛企业合并后组建国盛集团时,上海政府已任命原上海盛融企业投资有限企业总裁施德容出任国盛集团董事长,原良友集团董事长贺涛担任国盛集团总裁。

        据上海市市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名单4月公示的信息显示,上海盛融投资有限企业副总裁黄跃民,拟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企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市国资委规划发展处处长林益彬,拟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企业副总裁。上海盛融投资有限企业副总裁周明,拟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企业财务总监。

        相比国盛集团,上海国际集团的人事任命要稍早一些。4月29日,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前往国际集团位于九江路的总部,宣布了对国际集团新经营班子的任命。

        据悉,在除党委书记、董事长吉晓辉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万建华的职务去年得以明确之后,此次任命的新经营班子成员为副总经理蒋元真、副总经理杨德红和总经理助理潘卫东,其中的变化是,蒋元真的职务仍然担任副总经理,杨德红则由重组前的总经理助理提升为副总经理,潘卫东此前为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机构处处长。

        上海国际集团原经营班子的三位副总经理包括李惠珍、寿伟光等被免去集团副总职务。

资产整合市场化?

        然而领导班子搭建后,并不表示两大集团整合旗下资产的方案已经确定。

        按照之前了解的相关信息,两大平台搭建完毕之后,上海政府将要进行平台内资产的进一步整合。按照相关政府文件,资产整合将按照“突出主业、归口经营”,“先合并后剥离”的原则,在新的国际集团和国盛集团组建后,逐步将金融类资产集中到新国际,将非金融类集中到国盛。

        不过,这种浩大的整合随时存在变数。

        2007年12月27日,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屠光绍和原上海宝钢集团企业总经理艾宝俊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这或许将为上海的国资整合注入新的思维。与此同时,认为重组应市场化而非拉郎配的声音越来越高。

        一个微妙的变化是上海银行已宣告单飞,它不仅要单独上市,并且也要走综合化道路,很有可能入股华安基金。

        显然上海国际集团的整合之路势必会遇到诸多博弈。接近上海国际集团高层的人士透露说,上海金控的整合方案目前还没有完全获得相关方面的通过。

        不过据有关媒体最新的报道,上海国际集团现已拟定重组计划,具体可能分为三块架构——金融服务、实业投资和资产管理,替代以往的按业务划分的架构体系。针对国资金融和产业“双平台”,部分人士认为国际集团将会划出所有产业资产,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国盛集团主要涉及实业资产,但国际集团下一些非金融资产亦可看作是股权投资和直投业务。

        这个计划或许与外界对非金融资产集中到国盛的理解有偏差。

        另一方面,盛融、大盛企业合并的进展亦不是很快。有关部门曾提出在整合中,国际集团、国资企业、盛融企业、大盛企业的人员,实行“人员跟着业务走”进行调整。但参与整合的企业的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大盛和盛融仍然分开办公,其资产整合仍是未知数。

  • www.2566.com

  • 走进国盛

  • www.2566.com

  • 信息公开

  • 人力资源

  • 联系大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国盛国际集团组阁完毕 上海国资两大平台出击

发布时间: 2008/05/15

2008-5-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林小川

        上海国资整合已有最新进展。近日,上海两大国资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盛集团的领导班子人员已完成组阁。

        事实上,去年11月,上海国资整合已经完成了第一步,作为打造金融控股平台的上海国际集团被正式划归到上海国资委旗下,并且100%控制了原来的股东上海国资经营有限企业。而大盛和盛融也已经被合并组建上海国盛集团有限企业,作为将来上海的非金融产业运作平台。

两大平台先后组阁

        5月8日上午,国盛集团领导班子调整会议在上海兴国宾馆举行。国盛集团、建材集团、盛融企业、大盛企业、蔬菜集团和家化集团的领导班子成员悉数到场。

        会议宣布了上海市市委、市国资委党委关于国盛集团领导人员任职的文件,并同时宣布了建材等集团党的关系划转国盛集团的有关文件。

        知情人士透露,国盛集团的领导班子里多位是上海盛融投资企业高管,并加入了上海国资委和其他企业的人员,“但据我了解,国盛集团的领导班子中没有大盛高管。”

        在去年盛融、大盛企业合并后组建国盛集团时,上海政府已任命原上海盛融企业投资有限企业总裁施德容出任国盛集团董事长,原良友集团董事长贺涛担任国盛集团总裁。

        据上海市市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名单4月公示的信息显示,上海盛融投资有限企业副总裁黄跃民,拟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企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市国资委规划发展处处长林益彬,拟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企业副总裁。上海盛融投资有限企业副总裁周明,拟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企业财务总监。

        相比国盛集团,上海国际集团的人事任命要稍早一些。4月29日,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前往国际集团位于九江路的总部,宣布了对国际集团新经营班子的任命。

        据悉,在除党委书记、董事长吉晓辉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万建华的职务去年得以明确之后,此次任命的新经营班子成员为副总经理蒋元真、副总经理杨德红和总经理助理潘卫东,其中的变化是,蒋元真的职务仍然担任副总经理,杨德红则由重组前的总经理助理提升为副总经理,潘卫东此前为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机构处处长。

        上海国际集团原经营班子的三位副总经理包括李惠珍、寿伟光等被免去集团副总职务。

资产整合市场化?

        然而领导班子搭建后,并不表示两大集团整合旗下资产的方案已经确定。

        按照之前了解的相关信息,两大平台搭建完毕之后,上海政府将要进行平台内资产的进一步整合。按照相关政府文件,资产整合将按照“突出主业、归口经营”,“先合并后剥离”的原则,在新的国际集团和国盛集团组建后,逐步将金融类资产集中到新国际,将非金融类集中到国盛。

        不过,这种浩大的整合随时存在变数。

        2007年12月27日,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屠光绍和原上海宝钢集团企业总经理艾宝俊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这或许将为上海的国资整合注入新的思维。与此同时,认为重组应市场化而非拉郎配的声音越来越高。

        一个微妙的变化是上海银行已宣告单飞,它不仅要单独上市,并且也要走综合化道路,很有可能入股华安基金。

        显然上海国际集团的整合之路势必会遇到诸多博弈。接近上海国际集团高层的人士透露说,上海金控的整合方案目前还没有完全获得相关方面的通过。

        不过据有关媒体最新的报道,上海国际集团现已拟定重组计划,具体可能分为三块架构——金融服务、实业投资和资产管理,替代以往的按业务划分的架构体系。针对国资金融和产业“双平台”,部分人士认为国际集团将会划出所有产业资产,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国盛集团主要涉及实业资产,但国际集团下一些非金融资产亦可看作是股权投资和直投业务。

        这个计划或许与外界对非金融资产集中到国盛的理解有偏差。

        另一方面,盛融、大盛企业合并的进展亦不是很快。有关部门曾提出在整合中,国际集团、国资企业、盛融企业、大盛企业的人员,实行“人员跟着业务走”进行调整。但参与整合的企业的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大盛和盛融仍然分开办公,其资产整合仍是未知数。

分享
走进国盛
资讯中心
信息公开
人力资源
联系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