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2566.com>www.2566.com>投资企业动态 > 资讯详情
【国盛内刊】手牵着“菜园子” 一手牵着“菜篮子”
发布时间:2012/09/21
分享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企业党委书记王永芳同志用自己的忠诚、激情、责任和奉献撑起了企业的一片天。
       她担任企业党委书记12年,一路风雨,红旗不倒。企业党委被上海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命名为“红旗党组织”,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商界杰出女性”、“全国优秀商业创业企业家”、全国商业服务业“巾帼建功标兵”、连续三次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国资委优秀党务工编辑”等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上海领军人才。

 

西迁战略让企业腾飞

       江桥市场的前身是上海真如蔬菜市场,占地只有12亩,日蔬菜交易量却达到了700多吨,创下了全国单位面积交易量之最,尽管如此,因受地域的限制,在上海蔬菜供应量上只占了很小的份额,企业的发展空间已到了饱和状态。作为党委书记、企业的引路人,王永芳同志有着很强的危机感,如果不转型发展,扩大规模,企业就没有出路,也没有未来,更谈不上为上海、为市民尽更大的社会责任。她对党委班子一班人和全体干部讲:大家的过去曾辉煌,大家的现在很关键,大家的未来不是梦,“冲出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责任所在、发展所需、形势所迫。她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蔬菜批发市场,做了详尽的市场调研,说服了每一个干部职工,做通了市场每一个客商的思想,确定了将市场搬迁到江桥的“西迁战略”。通过精心准备和周密组织,近两年的策划方案一夜之间付诸实施。
      “西迁战略”的科学决策和成功实施,给江桥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如今的江桥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以菜为主、综合配套、多业并进”,集蔬菜、粮油、肉类、果品、冻品等为一体的一流食用农产品龙头批发市场,蔬菜日交易量比西迁之前增加了10倍,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市场成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主渠道、主力军,上海市民餐桌上的1斤蔬菜中就有7两来自江桥市场。

“菜园子”与“菜篮子”

       农业、农村、农民,是党中央关注的头等大事。上海市常住人口达到了2200万,市民的菜篮子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王永芳同志以一名基层企业党委书记的责任和智慧,在农民的“菜园子”和市民的“菜篮子”之间架起了一座“双赢”之桥。
       福建永安县的红叶莴笋,皮簿、肉嫩、味香,但由于当地农民缺乏经营意识,种植规模不大,没有进入上海市场。王永芳同志专程到永安莴笋产地,与当地政府和农民洽谈,将这个产品带到上海市场试销,当天一销而空。她建议当地政府扩大种植规模,并组织了20名党员志愿者多次深入产地,悉心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永安红叶莴笋的种植和销售大获成功,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新农村建设,专程视察了红叶莴笋生产基地,对一手牵着“菜园子”一手牵着“菜篮子”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山东苍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蔬菜能成为苍山独具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王永芳同志功不可没。15年来,王永芳同志年年几赴苍山,与县、乡政府领导共商蔬菜大计,向农民传授蔬菜的种植和营销技能,付出了真情、智慧和汗水,苍山菜农没有人不认识她的。为了实现苍山蔬菜的二次革命,她每年进苍山,与县政府领导共同商讨苍山蔬菜“进上海市场、进上海超市、进上海世博”的“三进”工程,并应邀为全县干部和蔬菜种植大户、运销大户作了专场报告,她总结了苍山过去的辉煌,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建议,一个小时的报告,赢得了无数次雷鸣般的掌声,充分表达了沂蒙老区人民对王永芳书记多年来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感激之情,称她是“苍山人民的恩人”,被聘为苍山县现代农业发展高级顾问。
      王永芳同志足迹遍布在全国蔬菜基地,为菜农“送种子、送常识、送信息”。在浙江松阳,提出种植日本大蚕豆建议,在湖北长阳,带去了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的早椒品种,在山东、江苏、福建等地,引进了“华王青梗菜”优质品种。
      有了丰收的“菜园子”,就有丰富的“菜篮子”。目前,江桥市场已经与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台湾地区)建立了友好市场,将全国106个蔬菜生产地对接为上海蔬菜生产基地,增强了上海蔬菜供应抗灾御险的能力,形成了“南方有灾,北方蔬菜源源不断进江桥,北方有灾,南方蔬菜浩浩荡荡涌市场“的局面,确保了供应,确保了安全,保障了蔬菜价格的基本稳定。

真诚换取忠诚

       江桥市场有600多名职工,每天进出市场近万人,固定的客户有近3000家,个人困难、思想问题、经营纠纷等非常复杂。王永芳同志以人格交人心、以真诚换真心,巧妙地化解了各种矛盾,营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也成了员工和客户的主心骨。
       她任党委书记12年,12年的除夕都是与坚守在市场供应一线的员工一起度过,没有与家人吃过一次年夜饭。12年的年初一都在家访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双休日、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过。她每天很晚回家,很早出门,她与爱人、儿子说不上几句话,经常是用留言条沟通。员工和客户都知道的手机号码,她的手机全天24小时开机。员工、客户一旦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她总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帮助。员工和客户家庭、邻里发生矛盾,总是愿意跟她讲,她总能妥善地协调解决。用员工和客户的话说:王书记、王大姐是大家心里的依靠。
       有位来自贫困农村的女客户,丈夫在运输蔬菜的途中不幸车祸身亡,王永芳同志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出事地点,帮助处理事故,并组织企业全体党员进行募捐。女客户一个人要拉扯3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还患有疾病,王永芳同志帮助她四处联系医院,终于治好了孩子的病,还为3个孩子解决了入知识题。这位女客户感动地说:我家的顶梁柱倒了,但江桥市场的王书记帮大家撑起了这个家!
       一名员工在企业组织的体检中被确诊为肾癌晚期,王永芳同志马上联系上海最好的医院,为其进行了手术。她还起早到菜场买了鸽子炖成汤,亲自端到病人的床前。当得知这名员工的女儿大学刚毕业待业在家,王永芳同志帮助其落实了工作。这名员工动情地说:生了这个病,全家的精神都垮了,要不是王书记,我这个家不可能看到生活的希翼!

敢打头阵的女先锋

       王永芳同志作为一名女书记,对员工、对客户有着柔情似水的爱心,同时,她身上透射出的钢铁般的意志也令人折服,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从不服输、永不言败的性格,员工和客户都说她不知疲倦,激情四射,而干扰市场有序经营的一些不法之徒,在与她交锋之后,都纷纷退缩,有些已经改邪归正。在她的眼里,再坚固的堡垒也能攻破,急难险重的时候她总是冲在最前头。
蔬菜批发市场内的一些不法之徒,被大家称之为“菜霸”。王永芳同志要求江桥市场依靠警方露头就打,她带领导党员冲在了最前头。有一次,几个“菜霸”指名道姓要和她谈,大家都为她的安全担心,劝她不要去,派出所更是明确表示不能去。她想如果胆怯了,不但不能及时取证,而且“菜霸”的气焰就会更加嚣张。凌晨3点,她单刀赴会,面对“菜霸”她说:“今天我来是想明确告诉你们,对于你们的违法行为,市场、公安联手打击绝不手软。如果今天我有什么意外,组织上会评我为烈士,而你们终将逃脱不了法律的严惩”。经过两个多小时刚柔相济的交锋,正义战胜了邪气,他们无奈地说:这个小女人太利害了!
       为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更好地履行国企的社会责任,开幕前夕,王永芳同志代表江桥市场党组织积极向上海市商务委、农委等6个委办毛遂自荐,要求承担世博园区内蔬菜的供应工作。经市商务委等6个委办组织的专家评审,确定江桥市场为世博园区内蔬菜的主要供应商。从世博会试运行开始到世博会圆满结束的200个日日夜夜,王永芳同志始终牵挂着世博蔬菜的供应和安全,有150多个夜晚都工作在世博菜配送现场,在她的带领和组织下,圆满完成了世博蔬菜供应的艰巨任务,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的慎重承诺。
       为了再造一个江桥市场,组织上任命她兼任江杨市场党委书记、董事长。2011年7月,江杨市场业务调整攻坚战打响。面对客户的疑虑,职工的担心,王永芳同志再次挺身而出,一个星期内,分类分批亲自召开了17次500多名客商座谈会。如今的江杨市场,环境整洁了,效益增加了,职工更满意了。

跟着党旗闯市场

       王永芳同志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深切地感到,作为基层企业的一名党委书记,不仅要紧紧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党的工作,而且要使党组织真正成为企业的政治核心,党员队伍要真正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党委书记则要努力成为企业灵魂和精神的塑造者,让大家在鲜艳的党旗引领下、科学的理念引导下、昂扬的精神激励下,健康的学问熏陶下,干事业、闯市场。
       多年来,她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基层党的建设的科学理念、有效方法和工作机制。在企业中确立了“高效流通为农民,安全诚信为市民”的企业宗旨;在党员干部中推行“十个一”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党员在一线创业、情况在一线收集、办法在一线创造、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改进、力量向一线倾斜、绩效在一线考核;在党员中开展了“把您的精力献给企业、把您的爱心献给社会、把您的孝心献给家庭”的“三献”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求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环节有党员盯着,关键节点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等等,对于团结凝聚人心、激发工作热情、营造良好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桥市场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客户中有不少是党员,但由于在上海打拼创业,成了远离家乡党组织的流动党员。为了使这些党员有一个安定温暖的家,王永芳同志主动与这些党员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在江桥市场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专门设置了流动党员活动室,使流动党员与江桥市场的党员  
 “同学习、同活动、同考核”。流动党支部成立至今,发展了4名新党员,已经成为江桥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始终找不足、始终找发展空间、始终寻求做得更好”,成为王永芳同志创先争优追求的人生目标。(蔬菜集团江桥市场供稿)

  • www.2566.com

  • 走进国盛

  • www.2566.com

  • 信息公开

  • 人力资源

  • 联系大家

【国盛内刊】手牵着“菜园子” 一手牵着“菜篮子”

发布时间: 2012/09/21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企业党委书记王永芳同志用自己的忠诚、激情、责任和奉献撑起了企业的一片天。
       她担任企业党委书记12年,一路风雨,红旗不倒。企业党委被上海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命名为“红旗党组织”,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商界杰出女性”、“全国优秀商业创业企业家”、全国商业服务业“巾帼建功标兵”、连续三次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国资委优秀党务工编辑”等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上海领军人才。

 

西迁战略让企业腾飞

       江桥市场的前身是上海真如蔬菜市场,占地只有12亩,日蔬菜交易量却达到了700多吨,创下了全国单位面积交易量之最,尽管如此,因受地域的限制,在上海蔬菜供应量上只占了很小的份额,企业的发展空间已到了饱和状态。作为党委书记、企业的引路人,王永芳同志有着很强的危机感,如果不转型发展,扩大规模,企业就没有出路,也没有未来,更谈不上为上海、为市民尽更大的社会责任。她对党委班子一班人和全体干部讲:大家的过去曾辉煌,大家的现在很关键,大家的未来不是梦,“冲出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责任所在、发展所需、形势所迫。她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蔬菜批发市场,做了详尽的市场调研,说服了每一个干部职工,做通了市场每一个客商的思想,确定了将市场搬迁到江桥的“西迁战略”。通过精心准备和周密组织,近两年的策划方案一夜之间付诸实施。
      “西迁战略”的科学决策和成功实施,给江桥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如今的江桥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以菜为主、综合配套、多业并进”,集蔬菜、粮油、肉类、果品、冻品等为一体的一流食用农产品龙头批发市场,蔬菜日交易量比西迁之前增加了10倍,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市场成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主渠道、主力军,上海市民餐桌上的1斤蔬菜中就有7两来自江桥市场。

“菜园子”与“菜篮子”

       农业、农村、农民,是党中央关注的头等大事。上海市常住人口达到了2200万,市民的菜篮子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王永芳同志以一名基层企业党委书记的责任和智慧,在农民的“菜园子”和市民的“菜篮子”之间架起了一座“双赢”之桥。
       福建永安县的红叶莴笋,皮簿、肉嫩、味香,但由于当地农民缺乏经营意识,种植规模不大,没有进入上海市场。王永芳同志专程到永安莴笋产地,与当地政府和农民洽谈,将这个产品带到上海市场试销,当天一销而空。她建议当地政府扩大种植规模,并组织了20名党员志愿者多次深入产地,悉心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永安红叶莴笋的种植和销售大获成功,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新农村建设,专程视察了红叶莴笋生产基地,对一手牵着“菜园子”一手牵着“菜篮子”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山东苍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蔬菜能成为苍山独具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王永芳同志功不可没。15年来,王永芳同志年年几赴苍山,与县、乡政府领导共商蔬菜大计,向农民传授蔬菜的种植和营销技能,付出了真情、智慧和汗水,苍山菜农没有人不认识她的。为了实现苍山蔬菜的二次革命,她每年进苍山,与县政府领导共同商讨苍山蔬菜“进上海市场、进上海超市、进上海世博”的“三进”工程,并应邀为全县干部和蔬菜种植大户、运销大户作了专场报告,她总结了苍山过去的辉煌,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建议,一个小时的报告,赢得了无数次雷鸣般的掌声,充分表达了沂蒙老区人民对王永芳书记多年来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感激之情,称她是“苍山人民的恩人”,被聘为苍山县现代农业发展高级顾问。
      王永芳同志足迹遍布在全国蔬菜基地,为菜农“送种子、送常识、送信息”。在浙江松阳,提出种植日本大蚕豆建议,在湖北长阳,带去了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的早椒品种,在山东、江苏、福建等地,引进了“华王青梗菜”优质品种。
      有了丰收的“菜园子”,就有丰富的“菜篮子”。目前,江桥市场已经与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台湾地区)建立了友好市场,将全国106个蔬菜生产地对接为上海蔬菜生产基地,增强了上海蔬菜供应抗灾御险的能力,形成了“南方有灾,北方蔬菜源源不断进江桥,北方有灾,南方蔬菜浩浩荡荡涌市场“的局面,确保了供应,确保了安全,保障了蔬菜价格的基本稳定。

真诚换取忠诚

       江桥市场有600多名职工,每天进出市场近万人,固定的客户有近3000家,个人困难、思想问题、经营纠纷等非常复杂。王永芳同志以人格交人心、以真诚换真心,巧妙地化解了各种矛盾,营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也成了员工和客户的主心骨。
       她任党委书记12年,12年的除夕都是与坚守在市场供应一线的员工一起度过,没有与家人吃过一次年夜饭。12年的年初一都在家访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双休日、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过。她每天很晚回家,很早出门,她与爱人、儿子说不上几句话,经常是用留言条沟通。员工和客户都知道的手机号码,她的手机全天24小时开机。员工、客户一旦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她总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帮助。员工和客户家庭、邻里发生矛盾,总是愿意跟她讲,她总能妥善地协调解决。用员工和客户的话说:王书记、王大姐是大家心里的依靠。
       有位来自贫困农村的女客户,丈夫在运输蔬菜的途中不幸车祸身亡,王永芳同志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出事地点,帮助处理事故,并组织企业全体党员进行募捐。女客户一个人要拉扯3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还患有疾病,王永芳同志帮助她四处联系医院,终于治好了孩子的病,还为3个孩子解决了入知识题。这位女客户感动地说:我家的顶梁柱倒了,但江桥市场的王书记帮大家撑起了这个家!
       一名员工在企业组织的体检中被确诊为肾癌晚期,王永芳同志马上联系上海最好的医院,为其进行了手术。她还起早到菜场买了鸽子炖成汤,亲自端到病人的床前。当得知这名员工的女儿大学刚毕业待业在家,王永芳同志帮助其落实了工作。这名员工动情地说:生了这个病,全家的精神都垮了,要不是王书记,我这个家不可能看到生活的希翼!

敢打头阵的女先锋

       王永芳同志作为一名女书记,对员工、对客户有着柔情似水的爱心,同时,她身上透射出的钢铁般的意志也令人折服,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从不服输、永不言败的性格,员工和客户都说她不知疲倦,激情四射,而干扰市场有序经营的一些不法之徒,在与她交锋之后,都纷纷退缩,有些已经改邪归正。在她的眼里,再坚固的堡垒也能攻破,急难险重的时候她总是冲在最前头。
蔬菜批发市场内的一些不法之徒,被大家称之为“菜霸”。王永芳同志要求江桥市场依靠警方露头就打,她带领导党员冲在了最前头。有一次,几个“菜霸”指名道姓要和她谈,大家都为她的安全担心,劝她不要去,派出所更是明确表示不能去。她想如果胆怯了,不但不能及时取证,而且“菜霸”的气焰就会更加嚣张。凌晨3点,她单刀赴会,面对“菜霸”她说:“今天我来是想明确告诉你们,对于你们的违法行为,市场、公安联手打击绝不手软。如果今天我有什么意外,组织上会评我为烈士,而你们终将逃脱不了法律的严惩”。经过两个多小时刚柔相济的交锋,正义战胜了邪气,他们无奈地说:这个小女人太利害了!
       为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更好地履行国企的社会责任,开幕前夕,王永芳同志代表江桥市场党组织积极向上海市商务委、农委等6个委办毛遂自荐,要求承担世博园区内蔬菜的供应工作。经市商务委等6个委办组织的专家评审,确定江桥市场为世博园区内蔬菜的主要供应商。从世博会试运行开始到世博会圆满结束的200个日日夜夜,王永芳同志始终牵挂着世博蔬菜的供应和安全,有150多个夜晚都工作在世博菜配送现场,在她的带领和组织下,圆满完成了世博蔬菜供应的艰巨任务,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的慎重承诺。
       为了再造一个江桥市场,组织上任命她兼任江杨市场党委书记、董事长。2011年7月,江杨市场业务调整攻坚战打响。面对客户的疑虑,职工的担心,王永芳同志再次挺身而出,一个星期内,分类分批亲自召开了17次500多名客商座谈会。如今的江杨市场,环境整洁了,效益增加了,职工更满意了。

跟着党旗闯市场

       王永芳同志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深切地感到,作为基层企业的一名党委书记,不仅要紧紧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党的工作,而且要使党组织真正成为企业的政治核心,党员队伍要真正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党委书记则要努力成为企业灵魂和精神的塑造者,让大家在鲜艳的党旗引领下、科学的理念引导下、昂扬的精神激励下,健康的学问熏陶下,干事业、闯市场。
       多年来,她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基层党的建设的科学理念、有效方法和工作机制。在企业中确立了“高效流通为农民,安全诚信为市民”的企业宗旨;在党员干部中推行“十个一”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党员在一线创业、情况在一线收集、办法在一线创造、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改进、力量向一线倾斜、绩效在一线考核;在党员中开展了“把您的精力献给企业、把您的爱心献给社会、把您的孝心献给家庭”的“三献”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求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环节有党员盯着,关键节点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等等,对于团结凝聚人心、激发工作热情、营造良好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桥市场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客户中有不少是党员,但由于在上海打拼创业,成了远离家乡党组织的流动党员。为了使这些党员有一个安定温暖的家,王永芳同志主动与这些党员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在江桥市场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专门设置了流动党员活动室,使流动党员与江桥市场的党员  
 “同学习、同活动、同考核”。流动党支部成立至今,发展了4名新党员,已经成为江桥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始终找不足、始终找发展空间、始终寻求做得更好”,成为王永芳同志创先争优追求的人生目标。(蔬菜集团江桥市场供稿)

分享
走进国盛
资讯中心
信息公开
人力资源
联系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