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2566.com>www.2566.com>媒体报道 > 资讯详情
【解放日报】上海国盛集团:努力打造一流标杆型国资运营平台
发布时间:2023/11/03
分享

在岁月的长河里,16年只是一瞬间。而对于一家企业来说,16岁正青春、正当年。16年前,肩负着产业投资和国有存量资产处置两大功能的上海国盛集团,应运而生。

服务国家战略所需,聚焦上海发展所向,是上海国盛集团始终如一的使命。2014年,根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集团承接了打造国资流动平台的重任,着重发挥国有资本运作主体、国有企业持股主体、国有资产有进有出的通道的作用。2017年以来,集团又向着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企业转型,成为按照市场化原则实现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意图,完成重大股权运作和产业投资任务的重要实行主体。

16年来,上海国盛集团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的投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参与建设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服务和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助力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企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也在加速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海国盛集团充分发挥“改革工具箱”的特殊优势和作用,高水平发挥基金引领作用、高起点推进股权管理实践、高标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成为履行国家和上海战略使命、引导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好帮手”。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近五年来,上海国盛集团转型发展进入加速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上海国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寿伟光表示,集团将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上海发展大势和国资国企改革的全局之中,当好对党绝对忠诚的“主力军”“排头兵”,坚定不移地把集团打造成服务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集成商”。

坚守主责 做强主业

坚定聚焦主业主责,是上海国盛集团始终如一的发展主线。

自成立以来,集团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盛力量”。

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方面,作为多家上海国企及上市企业的重要股东,上海国盛集团依托法人治理机制有效履职行权。

一方面,通过股权运作和价值管理,以ETF、场外期权、可交换债、单一资管计划、转融通等对市场友好的方式,探索以金融创新促进国有资本的优化布局、价值增厚、提升流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市场化重组和资本运作,助力上市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引领力和影响力。目前,集团持股光明食品集团、东方国际、临港集团等上海国企及上市企业;持股的金融机构包括海通证券、沪农商行等;同时,还持股了沪硅产业、商汤等上市科技企业。

投资与投资管理方面,以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积极参与构建“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以资本链带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提升,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重点发力。在三大先导产业中,国盛已累计投资20多个项目。

集成电路领域,重点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形成了“科研判断技术前景,企业发现市场需求,市场验证赛道价值”的闭环。譬如,集团长期扶持并已实现科创板上市的沪硅产业,填补了国内大硅片领域的空白,提高和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沪硅产业生产的300mm大硅片

人工智能领域,由国盛和临港联合发起设立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聚焦前沿技术转化和后端产业能级提升,在算力基础层、数据分析层等关键节点精准布局。同时,协同基金集群先后参与投资了商汤、云从等行业领先企业,并布局了人工智能与生物化学结合的药物发现平台。

生物医药领域,根据上海生物医药产业“1+5+X”空间布局,国盛陆续打造了宝山药谷、健康云城、生命湾谷等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

除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先导产业,集团还紧抓上海产业转型重大机遇,积极布局潜力巨大的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目前,已投资项目40多个。在高端装备产业的投资中,超过60%投向民用航空领域,参与投资的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中航民用航电等项目,已逐步形成了涵盖航空材料及配件供应、飞机研发和总装制造等的产业链,形成了一大批民机研制领域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

对于前沿科技产业的抢先布局,不但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使命担当,也结下累累硕果。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由上海国盛集团发起设立并主导运作的基金有20只,其中4只主要基金的加权平均DPI(现金分配回报倍数)达51.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产整合与处置方面,上海国盛集团加快非核心资产处置,成功化解多项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出一条以班子成员包案,分类施策、阳光操作、科学管理、化解风险的“处僵治困”新路子,成功展现了将静态的国有资产腾挪为动态的国有资本的独特价值。此外,集团还发起设立了上海国有存量资产盘活母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母子基金联动,助力赋能上海市、区两级国企盘活存量资产、带动新增投资。

寿伟光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国盛集团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企业治理统一起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已基本形成资本聚合增值的国资运营、资本布局转换的产业投资、资本引领放大的基金管理,以及价值修复优化的资产盘整等四大功能。

可以说,这些核心功能不仅是国盛过去几年快速发展最大的动力所在,也是国盛应对未来更大挑战的潜力所在。

构筑新优势 培育新动能

胸怀“国之大者”、着眼“四个放在”,上海国盛集团始终将发挥好国资运营平台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保障”的作用为使命,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上海国盛集团奋楫争先——

聚力临港自贸区新片区建设,成为首家设立自贸区跨境人民币资金池的地方国资运营平台。作为基石投资人助力商汤完成全球AI领域最大的IPO,通过在新片区设立人工智能基金等4只基金,推动区内优秀企业集聚发展。同时,作为临港的重要股东,敏锐洞察产业前沿和技术变革趋势,抢抓风口,在“空天陆海能”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均有超前战略布局,并不断推动资本活水流向先导产业,为培育头部企业和硬核科技企业提供后备军。

培育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更是实力满满。在“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名单上,上海国盛集团的参投企业占总数近1/4。截至目前,集团系统推动参投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数量达到89家。涌现出中芯国际、华虹、盛美、兆芯、海光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企业,以及云从科技、荣昌生物、晶科能源等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企业。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资本纽带。由上海国盛集团发起设立的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参与的区域内混改项目已有9个,其中,徐工有限项目是2020年“全国混改第一大单”,这一项目促成了上海国企与江苏企业的深度合作,达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夯实了上下游合作关系。

面向产业新赛道,国盛更与时代“双向奔赴”,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水平支撑。

聚焦产业高端,领跑优势赛道。上海国盛集团及国盛系基金集群积极抢抓“元宇宙”新风口,被投企业均取得令人欣喜的跨越式发展。除商汤和云从科技已先后登陆资本市场外,达闼科技等企业的上市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同时,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等国产GPU也先后点亮,并陆续进入量产,不断推动着算力芯片的国产化。

推动集群发展,拓宽并跑赛道。面对“双碳”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集团加速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精准对接上海电气“十四五”战略蓝图,用资本带动上海电气科技和产业价值的提升,争当实现“双碳”目标的排头兵。同时,集团旗下基金集群投资的新能源企业亮点频出,启源芯动力研发了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池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号,标志着江苏开启了内河运输的“电动时代”。

拓展应用场景,抢占新兴赛道。产业能级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就看手握的终端品多不多、终端带动能力强不强。围绕“打造家喻户晓的终端品牌,构建自成体系的终端生态”目标,上海国盛集团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交互等智能终端。

志存高远 勇立潮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没有乡村振兴,不可能完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任务;没有农民富裕,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提升组织、服务和“造血”能力,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如何盘活大量闲置资源,推动资金、人才、产业等“要素下乡”,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协同联动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作为上海国资运营平台的上海国盛集团一直在探索。

上海国盛集团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

近年来,上海国盛集团主动担负起国资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以长三角乡村振兴投资基金为引擎,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通过“党建+基金+产业+基地+智库”的运作路径,探索出空间塑形、产业塑形、人才铸魂的三条路径;摸索出投资运营一体化的资本平台、打包立项的开发建设、“就地上楼”的集中居住、数字科技赋能的资产管理和“投贷证债租”全渠道的金融服务五种创新模式;打造出青村镇“产业社区”、吕巷镇“村民融合”、石湖荡镇“人才振兴”和南涧县“前店后厂”四种样板,推动乡村振兴从点上“盆景”加快变成面上“风景”。

一个乡村的振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从破局到项目起步,到落地实施,再到逐步成熟,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上海国盛集团作为国资助力乡村振兴的领跑者,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江水奔流不息,沪滇情谊深长。

2019年,上海国盛集团对口帮扶的云南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做好云南的对口协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盛人始终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到行动上。集团通过推动“贡山县丙中洛景区运营”项目建设为起点,建立全域一线一区盘活提升,复制推广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深化沪滇两地协作。

作为国资运营平台,不论是聚焦主业主责,聚力前沿创新产业发展,还是投身乡村振兴,蹄疾步稳走好共同富裕“赶考路”,上海国盛集团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牢牢把握国资国企的特殊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寿伟光表示,集团始终把学习贯彻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集团党委第一议题,围绕“把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企业治理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寻找路径,努力打造与国资运营平台特点相适应的特色党建,形成了“建设同步、工作并轨、制度对接、四责协同、党委前置、内外联动、党建引领、监督融入、学问助力”九个方面平台党建模式,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使命呼唤担当,担当成就未来。

上海国盛集团将继续在“三四五十”发展战略体系引领下,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出发点,更好发挥国资运营平台的战略支撑作用,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竞逐新赛道、激发新动能,把集团的发展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不断助力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


  • www.2566.com

  • 走进国盛

  • www.2566.com

  • 信息公开

  • 人力资源

  • 联系大家

【解放日报】上海国盛集团:努力打造一流标杆型国资运营平台

发布时间: 2023/11/03

在岁月的长河里,16年只是一瞬间。而对于一家企业来说,16岁正青春、正当年。16年前,肩负着产业投资和国有存量资产处置两大功能的上海国盛集团,应运而生。

服务国家战略所需,聚焦上海发展所向,是上海国盛集团始终如一的使命。2014年,根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集团承接了打造国资流动平台的重任,着重发挥国有资本运作主体、国有企业持股主体、国有资产有进有出的通道的作用。2017年以来,集团又向着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企业转型,成为按照市场化原则实现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意图,完成重大股权运作和产业投资任务的重要实行主体。

16年来,上海国盛集团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的投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参与建设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服务和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助力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企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也在加速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海国盛集团充分发挥“改革工具箱”的特殊优势和作用,高水平发挥基金引领作用、高起点推进股权管理实践、高标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成为履行国家和上海战略使命、引导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好帮手”。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近五年来,上海国盛集团转型发展进入加速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上海国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寿伟光表示,集团将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上海发展大势和国资国企改革的全局之中,当好对党绝对忠诚的“主力军”“排头兵”,坚定不移地把集团打造成服务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集成商”。

坚守主责 做强主业

坚定聚焦主业主责,是上海国盛集团始终如一的发展主线。

自成立以来,集团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盛力量”。

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方面,作为多家上海国企及上市企业的重要股东,上海国盛集团依托法人治理机制有效履职行权。

一方面,通过股权运作和价值管理,以ETF、场外期权、可交换债、单一资管计划、转融通等对市场友好的方式,探索以金融创新促进国有资本的优化布局、价值增厚、提升流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市场化重组和资本运作,助力上市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引领力和影响力。目前,集团持股光明食品集团、东方国际、临港集团等上海国企及上市企业;持股的金融机构包括海通证券、沪农商行等;同时,还持股了沪硅产业、商汤等上市科技企业。

投资与投资管理方面,以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积极参与构建“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以资本链带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提升,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重点发力。在三大先导产业中,国盛已累计投资20多个项目。

集成电路领域,重点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形成了“科研判断技术前景,企业发现市场需求,市场验证赛道价值”的闭环。譬如,集团长期扶持并已实现科创板上市的沪硅产业,填补了国内大硅片领域的空白,提高和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沪硅产业生产的300mm大硅片

人工智能领域,由国盛和临港联合发起设立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聚焦前沿技术转化和后端产业能级提升,在算力基础层、数据分析层等关键节点精准布局。同时,协同基金集群先后参与投资了商汤、云从等行业领先企业,并布局了人工智能与生物化学结合的药物发现平台。

生物医药领域,根据上海生物医药产业“1+5+X”空间布局,国盛陆续打造了宝山药谷、健康云城、生命湾谷等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

除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先导产业,集团还紧抓上海产业转型重大机遇,积极布局潜力巨大的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目前,已投资项目40多个。在高端装备产业的投资中,超过60%投向民用航空领域,参与投资的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中航民用航电等项目,已逐步形成了涵盖航空材料及配件供应、飞机研发和总装制造等的产业链,形成了一大批民机研制领域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

对于前沿科技产业的抢先布局,不但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使命担当,也结下累累硕果。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由上海国盛集团发起设立并主导运作的基金有20只,其中4只主要基金的加权平均DPI(现金分配回报倍数)达51.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产整合与处置方面,上海国盛集团加快非核心资产处置,成功化解多项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出一条以班子成员包案,分类施策、阳光操作、科学管理、化解风险的“处僵治困”新路子,成功展现了将静态的国有资产腾挪为动态的国有资本的独特价值。此外,集团还发起设立了上海国有存量资产盘活母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母子基金联动,助力赋能上海市、区两级国企盘活存量资产、带动新增投资。

寿伟光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国盛集团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企业治理统一起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已基本形成资本聚合增值的国资运营、资本布局转换的产业投资、资本引领放大的基金管理,以及价值修复优化的资产盘整等四大功能。

可以说,这些核心功能不仅是国盛过去几年快速发展最大的动力所在,也是国盛应对未来更大挑战的潜力所在。

构筑新优势 培育新动能

胸怀“国之大者”、着眼“四个放在”,上海国盛集团始终将发挥好国资运营平台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保障”的作用为使命,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上海国盛集团奋楫争先——

聚力临港自贸区新片区建设,成为首家设立自贸区跨境人民币资金池的地方国资运营平台。作为基石投资人助力商汤完成全球AI领域最大的IPO,通过在新片区设立人工智能基金等4只基金,推动区内优秀企业集聚发展。同时,作为临港的重要股东,敏锐洞察产业前沿和技术变革趋势,抢抓风口,在“空天陆海能”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均有超前战略布局,并不断推动资本活水流向先导产业,为培育头部企业和硬核科技企业提供后备军。

培育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更是实力满满。在“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名单上,上海国盛集团的参投企业占总数近1/4。截至目前,集团系统推动参投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数量达到89家。涌现出中芯国际、华虹、盛美、兆芯、海光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企业,以及云从科技、荣昌生物、晶科能源等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企业。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资本纽带。由上海国盛集团发起设立的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参与的区域内混改项目已有9个,其中,徐工有限项目是2020年“全国混改第一大单”,这一项目促成了上海国企与江苏企业的深度合作,达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夯实了上下游合作关系。

面向产业新赛道,国盛更与时代“双向奔赴”,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水平支撑。

聚焦产业高端,领跑优势赛道。上海国盛集团及国盛系基金集群积极抢抓“元宇宙”新风口,被投企业均取得令人欣喜的跨越式发展。除商汤和云从科技已先后登陆资本市场外,达闼科技等企业的上市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同时,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等国产GPU也先后点亮,并陆续进入量产,不断推动着算力芯片的国产化。

推动集群发展,拓宽并跑赛道。面对“双碳”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集团加速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精准对接上海电气“十四五”战略蓝图,用资本带动上海电气科技和产业价值的提升,争当实现“双碳”目标的排头兵。同时,集团旗下基金集群投资的新能源企业亮点频出,启源芯动力研发了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池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号,标志着江苏开启了内河运输的“电动时代”。

拓展应用场景,抢占新兴赛道。产业能级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就看手握的终端品多不多、终端带动能力强不强。围绕“打造家喻户晓的终端品牌,构建自成体系的终端生态”目标,上海国盛集团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交互等智能终端。

志存高远 勇立潮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没有乡村振兴,不可能完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任务;没有农民富裕,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提升组织、服务和“造血”能力,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如何盘活大量闲置资源,推动资金、人才、产业等“要素下乡”,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协同联动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作为上海国资运营平台的上海国盛集团一直在探索。

上海国盛集团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

近年来,上海国盛集团主动担负起国资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以长三角乡村振兴投资基金为引擎,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通过“党建+基金+产业+基地+智库”的运作路径,探索出空间塑形、产业塑形、人才铸魂的三条路径;摸索出投资运营一体化的资本平台、打包立项的开发建设、“就地上楼”的集中居住、数字科技赋能的资产管理和“投贷证债租”全渠道的金融服务五种创新模式;打造出青村镇“产业社区”、吕巷镇“村民融合”、石湖荡镇“人才振兴”和南涧县“前店后厂”四种样板,推动乡村振兴从点上“盆景”加快变成面上“风景”。

一个乡村的振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从破局到项目起步,到落地实施,再到逐步成熟,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上海国盛集团作为国资助力乡村振兴的领跑者,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江水奔流不息,沪滇情谊深长。

2019年,上海国盛集团对口帮扶的云南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做好云南的对口协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盛人始终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到行动上。集团通过推动“贡山县丙中洛景区运营”项目建设为起点,建立全域一线一区盘活提升,复制推广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深化沪滇两地协作。

作为国资运营平台,不论是聚焦主业主责,聚力前沿创新产业发展,还是投身乡村振兴,蹄疾步稳走好共同富裕“赶考路”,上海国盛集团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牢牢把握国资国企的特殊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寿伟光表示,集团始终把学习贯彻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集团党委第一议题,围绕“把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企业治理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寻找路径,努力打造与国资运营平台特点相适应的特色党建,形成了“建设同步、工作并轨、制度对接、四责协同、党委前置、内外联动、党建引领、监督融入、学问助力”九个方面平台党建模式,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使命呼唤担当,担当成就未来。

上海国盛集团将继续在“三四五十”发展战略体系引领下,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出发点,更好发挥国资运营平台的战略支撑作用,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竞逐新赛道、激发新动能,把集团的发展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不断助力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


分享
走进国盛
资讯中心
信息公开
人力资源
联系大家